与教育及古蹟相关‧升旗山或闢新景点
以大自然和古蹟闻名的升旗山或有望在未来2年,开拓更多与教育及古蹟相关的新景点。
还在使用旧式缆车时,中站也是游客上下升旗山时,必须经过的转站,如今在新缆车时候后,已经不再使用的中站也將变身成为拖曳式缆车博物馆。
从一系列的教育性景点,如蜜蜂园、草药园、拖曳式(funicular)缆车博物馆、升旗山歷史展览馆等,以至在Claremont站超过100年的拱门,也將在完成提升走道后,被打造成为摄影发烧友的拍照胜地。
以大自然为傲的升旗山也是很多植物动物的棲息地,未来山上或会有不同种类的动物模型做教学用途,让公眾了解檳州最高的山上的生物。
让艺术家在大自然表演
户外剧场是亮点
新景点並不局限在此,让公眾和自然“结合”在一起的户外自然剧场——“Music upon Hill”也將是未来升旗上山的一个亮点,在大自然充当舞台和背景下,文化艺术爱好者可以进行表演艺术;上站(Upper Station)也將被提升及打造一个新观景台。
情侣间秀浪漫、晒幸福的“爱情锁”(Love Lock)概念也將被带入本地市场,还有涂鸦墙和压手印的空间,让升旗山加入年轻元素。
这些计划有望在明年开始执行,2015年完成,目前正在提呈建议书和规划的阶段。
蒂芭:可吸引公眾徒步上山
將提升英殖民古蹟走道
升旗山机构研发部副经理蒂芭接受《大北马》社区报访问时,一口气道出升旗山的未来发展项目。
她说,在落实上述计划之前,该部也正着手提升古蹟走道,这些走道都是英殖民时期被开发的,其中主要2条走道是升旗山缆车中站(middle station)至下站(lower station)走道,另一条则是中站至上站走道,预计明年完成后可吸引公眾徒步上山。
邱鼎爵:挑升旗山人任总经理
“林冠英好眼光”
升旗山机构总经理邱鼎爵博士也说,上述建议是该机构为升旗山作出的第二阶段建议,第一阶段的提升计划已完成,这包括已完成的下站遮棚及连接上站至小贩中心的走道。
他认为,山的面积尚大,还可以逐步提升和发展,尤其檳州首长林冠英相当看重升旗山的发展情况;他称讚林冠英拥有“好眼光”,挑了一个土生土长的升旗山人担任了总经理。
他强调,升旗山特区发展蓝图是针对升旗山发展的建议,直到本月14日之前仍在进行公眾諮询,是否通过还需要等待公眾諮询环节结束后才知晓。
各单位需通信
管理问题难“就地解决”
才接管该机构总经理职务3个月的邱鼎爵坦言,目前该机构面对“不同单位管理升旗山不同部分”的情况,涉及单位包括檳州政府、州秘书署、土地局、森林局、水供机构等,他不否认这的確在管理时面对一些困难,比如某单位管辖的领域出现问题时,双方需互相来往书信,导致问题无法“就地解决”。
“虽然机构的主要职务是管理缆车,但机构內有5个不同的部门管理这座山,包括人事部、缆车操作部、研发部、设施及安全部、市场及宣传部;而自从我去年最后一季担任机构的缆车顾问后,至今缆车达到几乎零故障的標准,除了一些不可避免的树倒、石头掉落问题所导致的暂停。”
售票系统提升带动游客人数
他补充,人数的提升也有赖於售票系统的提升,因早期的高峰排队时间可长达2小时以上,如今已经缩短至10至15分钟,也因为排队时间减少了,所以流失率也大幅度降低至几乎达到零的標准;缆车的乘载量也从原本的每趟70至80人,提升至约120人。
山面积大不易破坏
每日1万游客没问题
针对蓝图顾问认为升旗山的每日游客人数达1万人次已是瓶颈的论点,邱鼎爵持不同意见。
他认为,每日游客人数达1万人次並不足够,一些公民代表担心太多游客反而造成升旗山的破坏,但升旗山的面积这么大,1万人次其实不算什么。
“而我们也终於在90年后(1923年至今),终於让升旗山的单日上山人数突破1万人次。”
为提升上山人次,他认同州政府提议要建设空中缆车直达升旗山的建议,並认为理想的出发地点是植物园,这可提供游客另一种上山的交通工具,也是一种特色。
峇哈林:2年发展胜过20年
完成打桩期可见变化
“我们在过去2年內的发展,远远超过过去20年的发展,或许建设並不明显,但我们却处在‘打桩期’,积极做好基础及提升各种现有的基本设施,但一旦完成‘打桩期’,大家就能明显看到具体的变化。”
升旗山机构市场及宣传部经理峇哈林发现,一些公眾认为山上多年来的变化並不明显,甚至景点一成不变,但这座山的特別之处是大自然;很多时候,是本地人不懂得欣赏上山的花花草草,然而在外国游客眼中,这些都是很特別的花卉植物,他们很乐在其中。
“我们发现,很多时候本地人在走道上才步行几分钟就转身离开,但在外国游客眼中,这些沿途的各种自然景色,都非常吸引。”
今年或创130万人次记录
也因此,截至今年11月30日,今年已有112万人次到访升旗山,而相较去年12月的上山人数达17万人,檳城升旗山机构则预计会有20万人,並为2013年的上山人数创下130万人次,其中,今年的开斋节(8月9日)更创下1万零301人次的最高纪录。
根据数据,去年的上山游客中,有24.6%是外国游客,今年更创下约6%的成长,达到30.2%。
他说,该部门也有意在国际活动上强打升旗山之美,因为,吸引游客到访升旗山,也是促进檳州旅游业。
“如果以高山做比较,要比游乐设施一定比不上云顶高原,说是农业和菜园,则是金马崙高原,那我们就需要认知升旗山的特色,那就是约200年的‘古蹟巡礼’。”
~以上新闻转载自星洲日报~
以大自然和古蹟闻名的升旗山或有望在未来2年,开拓更多与教育及古蹟相关的新景点。
还在使用旧式缆车时,中站也是游客上下升旗山时,必须经过的转站,如今在新缆车时候后,已经不再使用的中站也將变身成为拖曳式缆车博物馆。
从一系列的教育性景点,如蜜蜂园、草药园、拖曳式(funicular)缆车博物馆、升旗山歷史展览馆等,以至在Claremont站超过100年的拱门,也將在完成提升走道后,被打造成为摄影发烧友的拍照胜地。
以大自然为傲的升旗山也是很多植物动物的棲息地,未来山上或会有不同种类的动物模型做教学用途,让公眾了解檳州最高的山上的生物。
让艺术家在大自然表演
户外剧场是亮点
新景点並不局限在此,让公眾和自然“结合”在一起的户外自然剧场——“Music upon Hill”也將是未来升旗上山的一个亮点,在大自然充当舞台和背景下,文化艺术爱好者可以进行表演艺术;上站(Upper Station)也將被提升及打造一个新观景台。
情侣间秀浪漫、晒幸福的“爱情锁”(Love Lock)概念也將被带入本地市场,还有涂鸦墙和压手印的空间,让升旗山加入年轻元素。
这些计划有望在明年开始执行,2015年完成,目前正在提呈建议书和规划的阶段。
蒂芭:可吸引公眾徒步上山
將提升英殖民古蹟走道
升旗山机构研发部副经理蒂芭接受《大北马》社区报访问时,一口气道出升旗山的未来发展项目。
她说,在落实上述计划之前,该部也正着手提升古蹟走道,这些走道都是英殖民时期被开发的,其中主要2条走道是升旗山缆车中站(middle station)至下站(lower station)走道,另一条则是中站至上站走道,预计明年完成后可吸引公眾徒步上山。
邱鼎爵:挑升旗山人任总经理
“林冠英好眼光”
升旗山机构总经理邱鼎爵博士也说,上述建议是该机构为升旗山作出的第二阶段建议,第一阶段的提升计划已完成,这包括已完成的下站遮棚及连接上站至小贩中心的走道。
他认为,山的面积尚大,还可以逐步提升和发展,尤其檳州首长林冠英相当看重升旗山的发展情况;他称讚林冠英拥有“好眼光”,挑了一个土生土长的升旗山人担任了总经理。
他强调,升旗山特区发展蓝图是针对升旗山发展的建议,直到本月14日之前仍在进行公眾諮询,是否通过还需要等待公眾諮询环节结束后才知晓。
各单位需通信
管理问题难“就地解决”
才接管该机构总经理职务3个月的邱鼎爵坦言,目前该机构面对“不同单位管理升旗山不同部分”的情况,涉及单位包括檳州政府、州秘书署、土地局、森林局、水供机构等,他不否认这的確在管理时面对一些困难,比如某单位管辖的领域出现问题时,双方需互相来往书信,导致问题无法“就地解决”。
“虽然机构的主要职务是管理缆车,但机构內有5个不同的部门管理这座山,包括人事部、缆车操作部、研发部、设施及安全部、市场及宣传部;而自从我去年最后一季担任机构的缆车顾问后,至今缆车达到几乎零故障的標准,除了一些不可避免的树倒、石头掉落问题所导致的暂停。”
售票系统提升带动游客人数
他补充,人数的提升也有赖於售票系统的提升,因早期的高峰排队时间可长达2小时以上,如今已经缩短至10至15分钟,也因为排队时间减少了,所以流失率也大幅度降低至几乎达到零的標准;缆车的乘载量也从原本的每趟70至80人,提升至约120人。
山面积大不易破坏
每日1万游客没问题
针对蓝图顾问认为升旗山的每日游客人数达1万人次已是瓶颈的论点,邱鼎爵持不同意见。
他认为,每日游客人数达1万人次並不足够,一些公民代表担心太多游客反而造成升旗山的破坏,但升旗山的面积这么大,1万人次其实不算什么。
“而我们也终於在90年后(1923年至今),终於让升旗山的单日上山人数突破1万人次。”
为提升上山人次,他认同州政府提议要建设空中缆车直达升旗山的建议,並认为理想的出发地点是植物园,这可提供游客另一种上山的交通工具,也是一种特色。
峇哈林:2年发展胜过20年
完成打桩期可见变化
“我们在过去2年內的发展,远远超过过去20年的发展,或许建设並不明显,但我们却处在‘打桩期’,积极做好基础及提升各种现有的基本设施,但一旦完成‘打桩期’,大家就能明显看到具体的变化。”
升旗山机构市场及宣传部经理峇哈林发现,一些公眾认为山上多年来的变化並不明显,甚至景点一成不变,但这座山的特別之处是大自然;很多时候,是本地人不懂得欣赏上山的花花草草,然而在外国游客眼中,这些都是很特別的花卉植物,他们很乐在其中。
“我们发现,很多时候本地人在走道上才步行几分钟就转身离开,但在外国游客眼中,这些沿途的各种自然景色,都非常吸引。”
今年或创130万人次记录
也因此,截至今年11月30日,今年已有112万人次到访升旗山,而相较去年12月的上山人数达17万人,檳城升旗山机构则预计会有20万人,並为2013年的上山人数创下130万人次,其中,今年的开斋节(8月9日)更创下1万零301人次的最高纪录。
根据数据,去年的上山游客中,有24.6%是外国游客,今年更创下约6%的成长,达到30.2%。
他说,该部门也有意在国际活动上强打升旗山之美,因为,吸引游客到访升旗山,也是促进檳州旅游业。
“如果以高山做比较,要比游乐设施一定比不上云顶高原,说是农业和菜园,则是金马崙高原,那我们就需要认知升旗山的特色,那就是约200年的‘古蹟巡礼’。”
~以上新闻转载自星洲日报~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